Dans Huang

June 25, 2024

比特幣是21世紀最保守的資產

比特幣是你今天能擁有最保守的資產。

「保守?」你肯定這樣想。「這個看不見摸不著、毫無生產力的電腦程式,價格波動劇烈,政府無法監控,還是犯罪份子的交易工具。它怎麼可能是最保守的資產?如果說它是全世界第二投機的標的,才沒人敢稱第一!」

這正是媒體和政府想要你相信的。

但如果我們揭開黑幕,會看見截然不同的世界。


首先,請容我提醒你:相信政府和央行的承諾,才是最激進瘋狂的信念。

1929年,政府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經濟繁榮會持續,結果美股崩盤,經濟萎縮,失業飆升,開啟大蕭條。

1973年,各國政府和央行表示經濟成長穩定,石油價格不會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結果石油危機爆發,全球經濟放緩,發生劇烈通膨。

1980年,日本政府認為房產和股市飆升沒有問題,結果90年初泡沫破裂,日本陷入「失落的三十年」。

1987年,美聯儲表示市場基本面良好,股市能持續上升,結果發生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大跌,市值蒸發。

1997年,許多東南亞國家政府看好經濟前景,結果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貨幣大幅貶值,大量債務違約,許多公司倒閉。

2000年,美國政府對科技股的狂熱表示支持,看好網際網路的潛力,結果科技股泡沫破裂,納斯達克指數暴跌。

2007年,美聯儲強調房地產市場的健全,次貸市場風險可控,結果次貸危機引發銀行倒閉和金融市場崩盤,全球經濟衰退。

2020年,各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認為通膨和資產價格上升不會是長期問題,結果全球通膨率飆升,美國和歐洲更達到了數十年來最高水平;股市房市價格也大幅上漲,資產泡沫風險增加。

經過這一百年,還有人相信「其實只要政府怎樣怎樣,這些危機就不會發生」,才真的是不可思議。如果我們謹記歷史的教訓,那麼社會大眾的合理反應,是永遠不再信任政府、央行、專家學者對經濟發表的意見。

1971年金本位時代結束後的世界,是個全球央行接力印鈔票的金融遊戲:聯準會透過量化寬鬆和財政赤字來創造更多的美元,台灣央行為了控制匯率而創造更多台幣去買外匯;人們被灌輸「2%通膨目標」的現代經濟鐵律,相信經濟可以無限成長,GDP可以無限上升,股市和房市長期也應該往上走,彷彿這些都是世界天經地義的運作方式。

結果是,信任能被央行憑空創造的法定貨幣,等同於放棄財富。

任何把錢放在銀行戶頭和現金的人只會變得更窮,窮人卻通常也只有這兩個選擇。剩下的人為了變有錢──或該說,為了「變窮得慢一點」──會把錢丟進股市、債券、期貨、房產甚至是虛擬貨幣、NFT等價值有可能成長得比通貨膨脹更快的東西,僅僅為了保護自己努力工作存下來的購買力。

停下來想想,我們真的都想要下班之後花時間研究經濟嗎?大家是真的對產業趨勢感興趣才去投資,還是是為了逃離通膨的財富侵蝕,而不得不成為投資者?如果多數人根本對投資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得為了逃離通膨而參與這場遊戲,那麼我們怎麼可能相信股市、房市裡的熱錢是判斷市場前景的可靠信號?怎麼可能相信社會的資本真的流向有生產力、有發展潛力的地方?

可想而知,人們爭先恐後地逃離法定貨幣的結果,就是創造不可避免的經濟泡沫。

之所以有經濟泡沫,就是因為某些資本聚集的地方,實際上並沒有這麼高的價值,而這個現象不可能不被逃進市場裡的熱錢進一步加劇。然而,當泡沫破裂、債務違約、金融機構倒閉時,政府必將出手救市、印鈔疏通,避免市值蒸發。然後,我們手上的錢就會再一次被這些「善意」的金融操作所貶值,進一步刺激我們把錢拿去追求更高的回報。

可怕的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他們對錢的焦慮、煩惱、痛苦,始作俑者一直就是能憑空創造更多錢來的政府。

大眾一次又一次將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把越來越多的權力交給執政者,期待政府能解決他們的經濟困境。政客為了選贏,就會越來越大動作地干預經濟環境、創造人為需求、補貼不成熟或缺乏競爭力的產業、擴大支出來解決眼前問題,然後把這些行為的後遺症留給下一任政府,下一任政府又繼續用更多的干預、優惠、補助、支出來延後持續干預的惡果。這些干預市場的行為,只會讓產業和市場變得畸形、缺乏創新和效率、更加依賴政府的救助,卻永遠不會解決資產價格上升、人民財富被侵蝕的根本問題。

根本問題,就是敗壞的法定貨幣系統。


你可能會說,「好,我理解你講的,但這些都沒有解釋為什麼比特幣是最保守的資產。」讓我接著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比特幣是絕對的儲蓄。

儲蓄,已經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代的理財觀念,沒有人相信它還適用今天的通膨環境。現代人最保守的理財方式起碼是定期定額買指數基金,任何不想變窮的人都知道傳統意義上的「存錢」是行不通的。

但如果你認識貨幣金融史,就會了解過去五十年的全球經濟環境,其實才是歷史上的異數──史上第一次,仰賴政府承諾的法定貨幣,戰勝了稀缺可靠的貴金屬──我們沒有理由相信這將是未來的常態。

比特幣,讓「存錢」這個最原始單純的理財方法回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不再追逐下一支被看好的ETF,不再把下班後當個業餘金融研究生,讓我們的人生回到「工作+存錢+生活」的「正常」狀態。

這是因為,比特幣是絕對稀缺的商品。

在比特幣出現以前,最稀缺的是黃金,它以每年1.5至2%的速度緩慢增加,我們不知道上限究竟有多少。但我們已經知道,比特幣的發行上限就是兩千一百萬顆,沒有人可以改變這件事。

(補充說明:用硬分叉創造比特幣的分身,並不是創造新的比特幣,這個道理就跟你拿影印機影印一千元紙鈔並不會讓一千元變兩千是一樣的。每一顆比特幣可以無限分割成更小的單位,這也不等於創造新的比特幣,這個道理就跟你把一張披薩從四片切成八片,並不會讓披薩變多一樣。)

我們可以這樣想:總量每年以8%增加的法定貨幣,代表我們口袋裡的法定貨幣每年以8%的速度貶值;總量每年以2%增加的黃金,代表我們保險箱裡的黃金,每年以2%的速度貶值;總量永遠不會超過兩千一百萬顆的比特幣,意味著我們的比特幣的貶值速度是零

從比特幣的角度看,經濟成長並不會反映於越來越高的物價和GDP,而是反映在比特幣越來越高的購買力。相對於比特幣,所有的東西都只會越來越便宜,甚至變成免費的。原因很簡單:科技進步

現代經濟理論聲稱要「經濟穩健成長」,政府就必須「適當地印鈔票」;他們說的「2%通膨目標」,白話文就是用2%的速度稀釋所有人的儲蓄,也就會推高其他東西的價格(但資產價格會漲得比民生用品還快)。當房子、股票、黃金的價格一點一滴往上爬,我們很難判斷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價值真的變高了,還是其實是我們拿來計價的單位變小了。

因此,我們不應該用對待房產、股票、黃金的方式,去衡量比特幣的報酬率。雖然比特幣高達671%的年化報酬率,會讓許多比特幣愛好者很興奮,但衡量基準一樣是不可靠的法定貨幣。當我們看到比特幣的「價格」不斷攀升,其實不是比特幣變貴了,而是用來衡量它的法定貨幣越來越沒有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只反映了有許多遊走於法定貨幣邊界的財富,正在那條邊界上進進出出。實際上,理解比特幣價值的人不會賣出比特幣,只會長期持有。也就是說,大部分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都不是那些真正相信比特幣長期價值的人所造成的。

比特幣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下的資產,不應該被法定貨幣所計價,所以它根本沒有辦法「泡沫化」。比特幣是個平行於法定貨幣外的系統,用0%的貶值速度,保護我們的儲蓄。


第二,比特幣的安全性無與倫比。

能源,是比特幣這支電腦程式跟真實世界的連結。分布全球的比特幣礦工,總是持續尋找更便宜更有效率的電力來源,來守護比特幣的安全性,其中包含協助開發落後國家的天然能源,為當地人民帶來電力。透過能源的投入,礦工們認證了每一筆交易的真實性,也就是所謂的「工作量證明」。能源不會騙人。能源就是真理

很多人都指出工作量證明是個非常沒有效率的區塊鏈維護方式。他們沒有講錯,但他們完全搞錯了重點:工作量證明不是為了效率;工作量證明是為了確保沒有人可以操弄比特幣的發行。經由工作量證明,比特幣巧妙運用分布全球的便宜電力,達到去中心化。沒有人可以按個按鍵或通過法條,來稀釋任何一個人手中比特幣的購買力。

與熱門的以太坊相比,以太坊是仰賴「權益證明」維護其網路。權益證明的本質,就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資格」確認交易的真實性,以維護區塊鏈的運作。這種方式比較節省能源,比較有效率,也當然比較中心化。因此,我不是很關心以太坊可以做什麼、或想要做到什麼,因為以太坊根本沒有能力解決比特幣被設計來解決的問題。

其他採用工作量證明的虛擬貨幣呢?在比特幣之後,採用工作量證明的第二大虛擬貨幣,是狗狗幣──一個公認的笑話。更不用說,剩下的虛擬貨幣都更像是新創公司繞過合法機制的公開募股手段。

很顯然,除了比特幣以外,根本不存在第二好的虛擬資產。


第三,比特幣擁有全球無阻的光速流動性。

人們長期投資的首選,通常是稀缺、保值、安全的商品,例如黃金、房地產、海外證券等。當你想要交易這些東西,必定會接觸某些監管機關,因此它們的保值性和流通性非常依賴對政府的信任。如果政府認定你是異議人士,你的資產就可能被搜索、凍結、沒收。

我知道大部分台灣人會說「啊你就不要做壞事就好」,或是覺得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由民主國家──但其實已經發生了。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不敢百分之百信任自己討厭的政黨是包容多元聲音且尊重自由人權的,那我們豈不是更該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在你還不需要當「異議人士」時就掌握最多的金融自主權?

另一方面,如果你曾經電匯款項到國外就知道,貨幣在國家範圍內的流動可能毫無阻礙,但在不同國家之間便得經過重重關卡,速度慢得多。雖然PayPal這種服務就是要解決全球金融的傳輸問題,但還是需要我們信任這些中間機構,而政府一樣能對他們動用公權力。

在比特幣出現以前,黃金是最具全球公認價值、且不需要信任任何機關就能自由交易的商品。理論上,你帶著黃金前往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有人跟你交易。但黃金的致命傷是笨重,如果黃金的交易想要比它物理的運輸速度更快,就必須抽象化成某種可以被電子傳輸的憑證(比方說黃金存摺),也就不可能不涉入第三方機關。更別說,攜帶黃金出入機場是必須申報的,政府仍然掌握了你的資金動向。

比特幣在數位世界裡創造了比黃金更絕對的稀缺性,同時保留了數位資產的巨大優勢──跨越國界的速度

只需要一個比特幣錢包,你就可以不經過第三方機構、不被政府監視,透過網路跟全世界的人進行交易。事實上,比特幣的交易技術是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新技術正持續被發明和優化。除了直接經由比特幣的區塊鏈網路交易外,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是另一個熱門、且比直接採用比特幣區塊鏈還要更快的交易技術;非洲甚至有工程師開發了不需要網路連線就能交易比特幣的方式,讓沒有網路、沒有銀行的非洲人也能獲得財富保障及商業便利性。

除此之外,只要用冷錢包來儲存比特幣的私鑰,你就能百分之百地擁有你的比特幣。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把它背在腦子裡帶到任何地方。不需要相信政府、相信銀行、相信虛擬貨幣交易所、或相信任何人會替你保管好你的財富,也沒有人可以偷走、沒收、稀釋你的財富。責任和自由是一體的兩面。


信任政府和央行的承諾才是瘋狂的;為逃避通膨而追逐回報才是投機的;無視法幣系統的敗壞才是危險的。而誕生於2008年的比特幣,巧合地成為了我們的救生艇:它以0%的貶值率保存著我們辛苦累積的財富;它被分布全球的能源守護,沒有人可以單方面改變它;它是無國界的私有財產,可以輕鬆攜帶或以光速傳送到世界任何角落。

比特幣是最不瘋狂、最合乎常理、最「保守」的資產。

隨著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比特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位,它的全球公認價值就越是屹立不搖。

About Dans Huang

As long as you are looking down, you cannot see something that is ab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