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 Wu

May 31, 2024

A letter from PJ - 一個以 List 為基礎的 Twitter 追蹤規則

從開始認真使用 Twitter 以來,我一直都蠻謹慎地在管理我的追蹤清單,我想讓我的 timeline 上面盡量出現我感興趣的人分享的動態。

為了維持追蹤清單的品質,我大概每一兩個月就會 unfollow 一些人,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地釐清「為什麼」。通常都是任由當下的直覺與衝動去做這件事。

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這些直覺或衝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也欠缺合理的理由與資訊,常常需要花時間回憶與思考「我以前為什麼要追蹤這人?」「我現在真的要退追蹤嗎?」這些思考有時蠻花時間,也沒有實質意義。

剛剛在整理白板時,看著過去記的一則想法,突然冒出了一系列的靈感,覺得好像可以試著好好利用 Twitter 的 “List” 功能來指引我的「追蹤/退追蹤」決策。

Twitter 的 list 是獨立於追蹤系統以外的一個功能,你可以把有追蹤或沒追蹤的人加到自創的 list 裡面,然後就可以透過 list 來看這些人的動態。

我過去建立 list 的方式非常隨便,比方說有 “Founders”, “AI related”, “Builders”, “Productivity influencers” 之類的,就是把 list 當成標籤一樣隨意追加,結果 list 的品質就不太穩定,我也根本不會特別點開 list 來看特定這群人的動態。

因此我決定把過去建立的 lists 全部刪掉,重新建立新的 lists ,並且再慢慢調整我的追蹤清單。規則如下:

  • 每個 List 的命名要完整明確,不要是「AI 相關」這種模糊的名字,要是「會持續分享高品質 AI 新知」或者是「會持續分享自己實作 AI 工具經驗」這類能讓我明確知道追蹤目的的名字。
  • 也不一定要是資訊性的清單,有可能是「很會發好笑的廢文」或「我崇拜的人」之類的名字。總之就是要讓我一眼就看得出「這個 list 上面都是怎樣的人」。
  • 接著,就可以基於 list 去判斷是否要追蹤或退追蹤某人了,首先追蹤時必須要能夠滿足某個 list 的標準,而假設過了幾個月我開始好奇或懷疑自己為何要追蹤這人時,就可以觀察一下對方是否仍符合這個 list 的描述,若沒符合就可以更明快地退掉追蹤了。

我感覺這個系統的好處是更有條理,並且有機會在設定完畢後,發揮「透過 list 分別在不同時段看不同類型動態」的效果。如果我真的完成這個壯舉,我再來分享心得!(也有可能一下子就覺得煩瑣就不做了)

PJ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