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March 29, 2023

产品经理进阶的笨办法

今天一个产品评审会,老板花了最后十分钟「教育」了下大家:「为什么你们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出好产品好设计呢?积累不够啊!」。当时竟然有很强烈的共鸣。

我认为世界上是有天才的,当然就会有天才的产品经理。他们对用户的洞察似乎是生而知之,看到的问题总是一针见血,给到的解决方案总是一步到位。

我显然不是这类天才,离天才还远得很。
我也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聪明到一点就透,举一反三。
我会的只有:

  • 花时间
  • 饱和攻击
  • 理解为什么

贯彻至今。

记得当时要从编辑(现在应该叫做内容运营)转型为产品,入行无门,连最基本的 PRD 是啥,满网络的找模板,用 Axure 花原型都要折腾好长时间。怎么办呢,就是老老实实地花时间。

买了看了当时能买到的所有和产品经理和设计相关的书(谢天谢地当时这些书的数量还没有爆炸)。关注了我体力所及所有能关注的设计网站(这里尤其感谢 UCDChina)。Google 了遍所有和 PRD Template 的内容,并逐一琢磨。总算找到了一份产品助理的活儿。还不够,书上学来终觉浅,开始将所有能找到的和公司业务沾边的网站找来,收藏,然后下班之后照着网站,自己重新画一遍结构图、导航以及交互。然后一直问:为什么是这样呢?然后又重新找书找网站找资料来验证。

去安居客那会儿特别幸运,正好赶上移动应用的爆发前夜。
没设备怎么办?先买上 iPod Touch、HTC 首款 Android 琢磨起来。
移动应用不会设计?先把 App Store 上的推荐全部下下来琢磨。
没有成功经验怎么办?只要是新想法就和老板沟通,对他也实施饱和攻击。
(你能想象安居客有那么一个版本用的是信息流设计?)

这就是我一贯以来的笨办法。

学英语如此。先背上几千个单词,然后看英文网站,对着电视剧反复练口语。
打篮球如此。每天五点起床去学校打球,中午下午周末不放过,走路还来个步伐模拟空气投篮。
写乐评如此。将 Post Rock 这个谱系所有枝枝蔓蔓的乐队有名没名好听难听都找来(这里特别感谢 SLSK 这个伟大的工具)。还把村上春树的《爵士群英谱》翻来覆去地看,希望获得些行文上的助力。

花时间。如果你要踏入某个领域,大量时间是必选项。
饱和攻击。特定领域海量吸收信息,针对特定人士充分交换信息。
理解为什么。试图将获得的信息背后的原理搞清楚,而不是依样画葫芦。

可能你现在才入行,或者在思索着如何跃迁。
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不如试试我的笨办法。

这个领域的知识有没有掌握到可以和行内人同频交流的程度?
老板布置的任务能不能多想一层,多准备几个角度的方案?
你可以掌握的案例或者借鉴方案有没有足够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现在做的事情 Why、How、What 有没有搞清楚?
有没有把你的老板、同事烦到?

送上铁叔在《Margin Call》 里的我特别喜欢的台词: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make a living in this business: be first, be smarter, or cheat. Well, I don’t cheat. And although I like to think we have some pretty smart people here in this room, it sure is a hell of lot easier to just be fir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14Ao_xO4c

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
Fast will make you the First.

希望看文章的你,知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PS:《Margin Call》里这条台词也特别棒:"Maybe you could tell me what is going on. And please, speak as you might to a young child." 送给所有想提高表达能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