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March 29, 2023

好设计,就像一碗好米饭

前阵子给我们团队的设计师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分享平时看到的好设计。目的是为了在分享过程中不断磨合团队的「设计品位」,期望在后续的产品 UI 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好地形成共识。经过了这几周的「品位交换」,我还是发现了一点问题:「新鲜的」设计比较多,「平淡的」设计比较少

何为「新鲜的」设计?举几个例子:

  • (似乎)流行的设计语言:譬如有阵子特别流行「新拟物设计(Neumorphism UI)」
  • 抓人眼球的细节:数不胜数……
  • 新奇的玩法:譬如最近讲究 iOS 桌面小组件的产品多了起来
  • 小而美的产品:还是数不胜数……

这些设计美吗?唔……挺漂亮的,但也就这样了。我觉得这些「新鲜的」设计作为日常养眼,获得片刻静谧,是极好的,但远远谈不上「好设计」。真正的好设计(更多指的是互联网数字产品设计),更多是来自于生活日常的体悟,来自于时刻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的顺遂,而这些设计会在我们偶然之间驻足观察时让我们一时恍然:诶,真棒呢!

举个我很喜欢的例子:翻找微信聊天内容。

现在,离开这篇文章,打开微信,找到一个聊天内容极多的群组,试着不断往上浏览。体会。

体会结束。怎么样?有没有新的感受?当你不断往上翻看聊天内容时,你会不断体会到一个细微地停顿,然后更早的内容即刻加载,但整体上你又会觉得这个过程是顺畅的。

我们自己代入思考一下:如果做成毫无停滞的浏览,像滑动一张超长的图片一样呢?感受会如何?我自认为是没有当前的体验好的。那小小的停顿形成的节奏感,让浏览的疲劳感能够尽可能地降低。

不如再深入思考一下: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存在本地的,有时候单个群组的聊天内容的体积单位就是 G,这个设计背后的工程水准也是令人叹服。

以上是我心目中「好设计」的范例。但这个设计,我们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不会认为它是「好」的,甚至不觉得这需要设计。「这个需求就是能够不断查询群组的本地消息」,大街上随便找来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大多会如此。

微信类似的设计有很多,我经常给团队举例。比如他们的配色、按钮的大小、图片尺寸的比例等等等等。微信团队的 UI 设计能力的光芒被微信的产品遮蔽了太多,以至于让人觉得平平无奇。但就是那么普通的设计,那么平淡的设计,让大部分用户都不会感知到「设计」的存在。真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呐!

我自己不是设计师出身,动手能力不强,大部分时间我不能精准指出设计应该往什么方向调整,调整到什么程度,只好不断地念叨:「天天下馆子会腻,大米饭配小菜才是一辈子不会腻的东西。设计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