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提醒我们,很难做出有关于人工智能的预测。十年前,传统观点认为:人工智能首先会影响体力劳动;然后,是认知劳动;然后,也许有一天它可以做创造性工作。现在看起来,它会以相反的顺序进行。”——Sam Altman Lynn Yang,公众号:硅发布 为什么生成式AI这么火?OpenAI刚刚被曝估值已接近200亿美金
现在回顾这个观点,会质疑那个「十年前的观点」生成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的生存土壤是一个完全的信息世界,如果要预测其施展最大影响力的领域,显然应该是「纯信息领域」。现在的发展事实并没有按所谓的「以相反的顺序进行」,而是过去几年 AI 领域的积累形成的大爆发。换言之,是一种正确的顺序。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十年间已经在我们身边匍匐前进了很久。譬如:
Instagram 的滤镜
抖音里多张图片一键生成配乐视频
PPT 里面的自动排版
这些都有着类似的产品形态:用户选择要处理的对象,通过预设的规则一键生成自己喜欢的风格。相比现在的通过输入描述性文字生成指定内容,这个前 AI-GC 领域可以称为:AI-IC(AI Improved Content)。而最近几年 AI 的发展,尤其 OpenAI 之后,创作的起点可是越来越抽象:从模板演进到了文字。我相信按照这样的速度,图像再生成图像,语音再生成语音,视频再生成视频都是可以期待的未来。
那不可替代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表达的能力,制造理念的能力,想象及叙事的能力。如果你在一个 AI 生成图像的工具中敲入以下语句:一个毛茸茸的可爱动物,脸像猫,身体却像大象,在一个宫崎骏风格的树林里,正在等待太阳升起。这句看似普通的指令里,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但其实背后凝聚着对于计算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内容。
而这两者交织成了想象及叙事的能力。 目前看,AI 把人类将点状的想法变为实际的内容这个能力已经突破了桎梏,朝着不断完善的方向上一路狂奔。可能有人会感到绝望,而我依然选择乐观。而这个乐观恰恰源自人类想象和叙事的潜能,甚至再准确的描述是:人本身的缺陷及其会造成的意外。算法可以让机器在国际象棋、围棋上完胜人类,但创造不了 3D 国际象棋;算法可以让描述的内容惟妙惟肖,却无法构建一拳超人漫画中独特的世界观。算法可以触碰到理性的极限,而人的世界最动人的却是非理性。
AI 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就像人类历史上的技术突破——印刷术、蒸汽机、照相机、集成电路、互联网——一样,会以一种完全没有历史经验可以遵循的方式将世界往前推进,我们唯有拥抱、适应、改变。
Let's boldly go where no man/one has gone before.
-------------
附上基于:a cute hairy animal which its face is like cat and body is like elphant is waiting the sunrise in the woods that looks like a Miyazaki Hayao film style. 的图片。Generated by Midjou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