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像一个尽职尽责的救火队员,扑灭一个火点,又奔向下一个。但为什么事情好像并没有变少,疲惫感却一天比一天重?也许,我们一直都盯错了对手。
停不下来的“仓鼠滚轮”
咱们聊聊 “忙” 这件事。
是不是感觉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
从睁眼开始,日程表就塞得满满当当。
会议、报告、邮件、客户……
回到家,还有家人的事、孩子的事。
我们学了很多管理时间的方法,用App,用清单,把一天24小时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结果呢?
事情好像并没有变少,疲惫感却一天比一天重。
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努力填满时间,时间就越是不够用。
问题可能出在哪?
你不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管理一个“三脚桌”
我们总以为,效率是一条直线——只要在时间轴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长,就能得到足够多的产出。
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错觉。
真正的效率,更像一张桌子,需要三条腿才能稳稳站住。
这三条腿就是:时间,注意力,和精力。
时间,我们都有。一天24小时,不多不少,很公平。
我们真正的问题,出在另外两条腿上。
注意力:比时间更稀缺的资源
注意力很宝贵,也很“娇气”。
它最怕的,就是来回切换,因为每一次切换,成本都极其高昂。
这种成本,解释了两种我们特别熟悉的情况。
第一种,是被打断。
你正在写一份重要的方案,思路正顺。“叮咚”,微信响了,你瞄了一眼,回了个消息。再回到方案上时,是不是感觉……思路断了?需要好几分钟才能重新找回刚才的状态。
第二种,是“没时间”。
那本买了很久都没翻开的书,那个一直想学的在线课程……我们总跟自己说“没时间”。
但真的是没时间吗?
我们可能会在周末下午花两个小时刷短视频,但就是不愿意花十分钟去翻开那本书。
真相是,我们的大脑在替我们做选择。它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觉得为了一件“没那么有吸引力”的事,去付出一次注意力“重启”的巨大代价,非常不划算。所以,它就用一个最简单的借口——“我没时间”——来欺骗我们。其实我们缺的不是那十分钟,而是那份值得投注过去的注意力。
你看,无论是被打断,还是去拖延,每一次切换,都是一次心力上的“重启”。
一天下来,我们究竟为这些小小的“重启”,付出了多少宝贵的专注力?
我们没算过。但这笔账,很惊人。
精力:效率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个更好理解。
它就像手机的电池。
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是满格电。
工作、决策、沟通、思考……甚至包括忍受堵车,都在消耗电量。
如果前一天没睡好,那可能你早上出门时,电量就只有70%。
午饭随便对付一下,下午的电量就掉得特别快。
到了晚上,你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
但手机只剩5%的电了,连打开一个App都卡顿。
这时候,就算给你再多时间,你又能做什么呢?
只想躺着。对吧?
与时间做朋友
所以,你看。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得七零八落,
当我们的精力电池一直处于红色警戒状态,
我们却还在疯狂地给自己安排更多的时间任务……
这就像用一条腿不稳的桌子,还想在上面放更多的东西。
结果只能是,摇摇欲坠,最后全部翻倒。
时间其实很公平。
当我们先照顾好自己,时间,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Xiaowen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