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March 30, 2023

讨论需要一些慢慢思考

自从团队重新启用 Email 作为主沟通工具,整体感受还是特别棒的。虽然我们在飞书上依旧有大量的交流,但对产品方向的深度思考和决定,大多在 Email 的交流中产生。看了 Jason Fried 的 Don't be a knee-jerk,共鸣的感觉十分强烈。

我其实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信息处理非常快的人,充其量「平均水平」。对于大方向确定,只需要稍微打磨的想法上,我的回应速度可以说还行。尤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料、思考和想法的时候。但凡是某个大议题的开端,我可是经常感到「痛苦」的。即使是之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一旦马拉松式地讨论开始后,我依然「气喘吁吁」。无它,就是需要更多时间来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独自思考并和我认为能够提供独特洞见的人进行讨论。而大部分时间里,很多事情需要在规定地点(经常是会议室或者某个视频会议)规定时间(1~3 小时内)获得巨大进展。笑。

但在我们目前践行的 Email 讨论方式下,这样的痛苦被极大消解了。虽然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时间上的考量,但思考准备的自由感更大了,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思考。也就是文章里提到的:Consider。随之而来的还有开会效率变高,各自独立完成应有工作的时间也变多了。Win-Win-Win。如果要挑一个毛病,就是我挺希望在 Email 里别人可以有一种轻量级的回应:我看到了,我在想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只有 Email,我们同时会使用 IM、文档、视频会议、视频消息(Loom)。以后再来专门聊聊,我们分别是怎么看待这些工具、我们是如何使用的。

-- Vim